7省推出25万亿重点项目!这一轮基建投资新在哪里?
1、7省推出25万亿重点项目。在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郭金华表示,2020年,云南将推出5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2、年,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重点领域投资规模约达1万亿元,其中大数据中心、5G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投资规模分别约为52%、27%、11%、10%。
3、需注意的是,25万亿的计算涵盖了所有项目的投资总额,而非特定年度的投资额度。大基建项目的投资周期通常较长,少则五年,多则十年甚至更久,无法在一年内完成。因此,25万亿的规模将分摊到多年内投入,平均每年的投入量约在几万亿级别,这才是更为合理的估算。
4、基建大周期是指每隔一个阶段大幅度、大规模的基建项目投资,例如今年河南、云南等省市共同推出了25万亿的重点建设项目。基建包括交通运输、桥梁、机场、港口、通讯、水利、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
央行上海总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1、据央行上海总部5月6日消息,近日,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上海市)印发《关于全面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金融服务的若干意见》。这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上海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联合制订的首份政策文件,也是贯彻落实近期国务院金融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
2、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再提房住不炒: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月3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暨电视电话会,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
4、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合理商改住以供应市场。
5、会议指出,上半年本市房地产市场形势总体是好的。要牢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坚决落实好“一城一策”常态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确保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发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联席会议作用,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扩大住房保障受益面,持续提升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6、据央行网站消息,3月22日,全国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2020年底金融机构总资产逾353万亿,这释放出什么信号?
年底,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3,530,000亿,金融机构一般来说就是泛指那些在市场上从事证券投资,股票投资等各方面投资方式的投资机构,他们的钱不见得都是他们自己的,但是这反映着投资行业的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上海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在全国金融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这是反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金融机构聚集功能的重要指标。“十五”末,上海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9%。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5年底,村镇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当中占比不到1%,相对来说,城商行总资产占比为17%,农商行占比为8%。可见,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是比较小的。